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藝術新課標音樂老師研讀心得體會總結,音樂老師學習新課標感悟心得,供大家參考。
藝術新課標音樂老師研讀心得體會總結 音樂老師學習2022版新課標感悟心得 在音樂教學中實施藝術新課標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藝術課程所培養的藝術能力,不僅包括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影視等不同門類藝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還包括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和學生終身發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課程標準可以說是一根“指揮棒”,只有理解了,才能奏出美妙的樂章。作為一線音樂老師,這段時間認真研讀新課標,對課程的目標,課程的性質等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理解。 1、重視視唱 在“2022版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中,我們欣喜的看到:“在教學質量評價中,除了音樂鑒賞、參加藝術類演出以外,有一項要求被單獨提了出來:要熟悉樂譜,能視唱。從學生的一年級開始,這項要求就放在了學業質量描述當中。從第一學段的“認識簡單節奏譜和常用音樂符號,模唱簡單旋律”,到第四學段的“熟悉常見的音樂符號和術語,識譜、記譜比較流暢和準確”,可見視唱對培養音樂素養的重要性”。我們從音樂本體角度,無論任何音樂作品,識譜的問題,猶如一個孩子學習母語時的“識字”問題,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功,音樂的識譜正如識字的筆畫等要求,是一定要掌握的。 2、改革教學方法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改革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教好學就必須在教學中用科學、靈活的教育方法來進行教學。教學重點 怎么突破,教學難點怎么解決都需要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 我們必須適應形勢,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完善教學方法,用最優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人格素質。 3、注重能力 新課標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對于教師而言,所設教學目的不再是如何讓學生更容易學會知識,而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將教學重心從“教”轉變為“學”。 4、提升素養 基于新課標的實施,我們的目標是關注素養,不只是關注知識點。素養目標不是靠上一節課、也不是靠聽就能聽出來的,要強化學科實踐,自己去嘗試去感受的過程。還有要推進綜合學習、跨學科學習,做“適合每個人”的教育,即要落實因人導學等方面。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備課實施教學的時候要提前預設看看能提升學生哪方面素養,需要學生做什么,怎樣的學習效果最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家庭、學校、社會混合學習,達到提高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養的效果。 作為一線音樂老師,我們自身將作何改變和調整呢? 首先,我認為要把自己定義成為一個“學習者”。因為與2011年的音樂課程標準相比,新課標是把音樂和姊妹藝術統一歸類于藝術課程,由此可見,新課標更為重視綜合性。我們音樂老師要走進新課標,必須要有先進的、與新課標相適應的教育理念。在掌握扎實的音樂專業知識上,還要積極學習和實際運用舞蹈、美術、戲劇、影視等方面的知識技能,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要 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我們不能再比喻自己為“一桶水”,而應當比喻為“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來更好地支持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成長。 其次,音樂學科課程內容從以往的“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四大領域改為了“欣賞”、“表現”、“創造”、“聯系”4類藝術實踐,涵蓋14項具體學習內容。杜老師指出,新課標就是以任務式形式來整合,分學段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并將學習內容嵌入學習任務中。這就對我們一線老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我們要在課堂上對學習內容進行重新組織整合,優化課程內容的組織與設計,教學過程的安排,注重的不是教師教了多少,而應該是學生學到了多少。通過一系列整合各種藝術實踐活動和學習內容的綜合性學習任務,來達成藝術課程核心素養的培育目標和育人目標。 具體在教學過程,我們音樂老師要怎么做呢? 一、要培養學生感知與體驗的能力 藝術課中的體驗學習,就是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特定的游戲中,增強他們對藝術學習的興趣,綜合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藝術能力,通過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逐步培養學生的整合創新,跨越,轉換等多種能力,從而更好地促進人全面的發展。 二、增強課程中的互動體驗活動 音樂課中,我們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學方式:一通過活動化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創設體驗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表現欲望,盡可能的多設計一些具有創造性,探索性的能夠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活動,在教學中體現出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和娛樂性。 三、以藝術學科為主體,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注重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關注藝術與生活,自然,社會等關聯,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充分的融合姊妹藝術。在課堂中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其他學科的知識、技能,促進音樂與姊妹藝術其他學科的聯系和融合。引導學生關注各類藝術活動,積極參加舞蹈,曲藝等節目的排演。 四、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音樂 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聲音和音樂,激發他們對音樂的探究愿望,關注更多的聲音和音樂相關的現象,體會音樂與社會生活的關系,主動參與音樂活動,引導學生對聲音和音樂的探究。 最后,我認為不論是2011的課標,還是2022年的新課標;不論是單一的學習內容,還是多維的學習內容整合,音樂課堂上核心素養的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式,始終不會改變。在接觸的學生中,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音樂,他們下載過許多的音樂歌曲,買過許多的音樂書籍,隨口就能哼唱幾首流行歌曲,但有不少學生卻不喜歡音樂課,因為我們的音樂教育離生活太遠了。而新課標就有一種更開放的態勢,強調應用和生活,在學習任務中設置“發現身邊的音樂”“探究生活中的音樂”,這就是以生為本,把音樂教學內容向生活真實化轉換。 總之,新課標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并且努力實踐,但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更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地去踐行,讓教學過程成為一種愉悅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感,引導學生學會表達創造獲得基本的藝術修養和藝術能力,把學生培養成為適應未 來社會所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相關熱詞搜索: 藝術新課標音樂老師研讀心得體會總結 音樂老師學習新課標感悟心得 新課標 老師 音樂 |